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视角 | 哈萨克斯坦为何不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一起向未来!丝路新观察 


【原标题】哈萨克斯坦为何不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作者 | 陆钢,华东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主任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迄今已有十天之多。按照普京的计划,这场战争应该在两周内结束,其战略目标是迫使乌克兰非军事化、中立化和非北约化。如果泽连斯基政府不接受俄罗斯的条件,俄罗斯就使用武力推翻泽连斯基政权,换上亲俄政府,以实现普京的战略目标。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俄罗斯并未如愿,不仅未能占领基辅,而且也未能攻克其他主要城市,如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敖德萨等,更别说西部重镇利沃夫。俄军遭受了重创,损失惨重。乌克兰虽然在战场上暂时处于下风,但在外交上收割颇丰。与以前不同,这次乌克兰外交上的每一个胜利,都对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道义形成强烈的冲击。


在美国的带领下,欧洲第一次如此团结地支持乌克兰的抵抗。德国改变骑墙态度,宣布停止“北溪2号”项目并给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并宣布将国防开支提升至占GDP的2%,一跃成为世界第三。东欧9个北约成员国积极行动,成为乌克兰的强大后勤供应基地。连瑞士、瑞典和芬兰这样的中立国,也想加入北约。各种先进防空和反坦克武器以及国际志愿军通过波兰小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乌克兰。
对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重磅炸弹是,欧美一致同意将俄罗斯的七家银行踢出SWIFT,同时对俄罗斯的主要公司和银行进行制裁。在伦敦交易所,俄罗斯最大国有银行联邦储蓄银行和卢克石油公司的股票暴跌99%,一夜之间成为废纸。伴随着俄罗斯6300亿外汇储备的冻结,卢布贬值30%以上。俄罗斯的基准利率即刻上调至20%。不仅如此,欧美加与俄罗斯同时相互封闭领空。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存在也遭到全面封杀。
在道义层面,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有141个谴责俄罗斯的“入侵”,另有35国投弃权票,只有6票反对,其中包括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票。值得关注的是中亚国家的投票倾向,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不参加投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投了弃权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弃权票或者不投票,是耐人寻味的事情,明显表达了不支持俄罗斯发动的这场针对独联体一个主权国家的战争
其实,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哈萨克斯坦的立场是一贯的。“战争初期,普京就要求哈萨克斯坦政府派遣军队,参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哈萨克斯坦拒绝了俄罗斯的要求,并且不承认卢甘斯克共和国和顿巴斯共和国为两个独立的国家”(编者注:该部分内容未经官方证实)。当时很多专家比较惊讶,因为一个多月前,俄罗斯还派兵帮助托卡耶夫平息了骚乱。此时,哈萨克斯坦应该知恩图报,接受普京的请求派兵支援俄罗斯的行动啊!然而在国际关系上,国家利益永远在第一位。


哈萨克斯坦这样做,自然有它的道理,原因有如下六点: 

第一,国内事务的考虑



今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了独立后最大的骚乱。虽然从俄罗斯借兵平息了事态,但国内政局仍有不稳定因素,这里涉及到权力交接后新老总统影响力边界的确定。托卡耶夫仍然处于权力巩固阶段,不宜陷入难以控制的紧张局势中。哈萨克斯坦整体上倾向俄罗斯,但国内也有不少人同情乌克兰人。3月6日,阿拉木图举行2000人的集会声援乌克兰,当局予以批准。

第二,苏联情结的后遗症



哈萨克斯坦与俄乌在苏联的架构下共同生活了将近百年。三国人民说着共同的语言,接受同样的教育。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们经历了农业集体化、大饥荒和肃反运动。在卫国战争中,他们以苏联红军的名义奋力抗击纳粹德国,并赢得了胜利。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时代,他们经历了“解冻”、“停滞”和“改革新思维”等历史起伏,最后在20世纪末,由俄罗斯主动提出分手,苏联解体了。哈萨克斯坦恋恋不舍,不愿意退出苏联大家庭。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组成了独联体,继续保持着兄弟般的联系。 

第三,坚持多元平衡的外交原则



独立以后的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领导下,利用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展多元平衡,与俄罗斯、中国、美国和欧洲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哈萨克斯坦还担任过欧安会轮值主席国。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91年两国独立后马上建交。哈萨克斯坦在基辅设立大使馆,在敖德萨设立名誉领事馆。乌克兰在努尔苏丹设有大使馆和在阿拉木图设立名誉领事馆。在哈萨克斯坦约有89万至240万乌克兰人生活。托卡耶夫延续纳扎尔巴耶夫外交路线,不愿意因为乌克兰危机而背离前总统确立的外交原则。 

第四,担心损害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在独联体国家中一枝独秀,人均收入仅次于俄罗斯。这是与纳扎尔巴耶夫优先发展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关系的外交战略是分不开的。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好处是,哈萨克斯坦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获得大量的投资和技术。美国给予哈萨克斯坦进入国际经济体系的通行证。在美国的庇荫下,哈萨克斯坦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次乌克兰危机,不仅美国,而是整个西方体系与俄罗斯产生了彻底的决裂。如果哈萨克斯坦稍有不慎,站队不稳,可能损害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对哈萨克斯坦来说,这次损害不同于往常,很有可能是灭顶之灾。也许俄罗斯能顶住,但哈萨克斯坦不一定能顶住。尤其是被踢出SWIFT以及对能源公司的制裁,哈萨克斯坦就断绝了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也许东边邻居中国可以提供出路,但这正是恰恰哈萨克斯坦极力避免的情景,不要对任何大国过分依赖。

第五,寻求本国外贸出口通道的多元化



哈萨克斯坦是欧亚内陆国家。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货物出口的主要过境国。西方集体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后,这一通道被切断。比利时、德国、爱沙尼亚和荷兰的港口拒绝接收经由俄罗斯线路的哈萨克斯坦产品。哈萨克斯坦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了出来。现在哈萨克斯坦只好绕过俄罗斯,将运往俄罗斯港口的货物转到拉脱维亚,或者更充分地利用跨里海国际运输线,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克陶港和库里克港,穿过里海到达南高加索地区,然后经由土耳其前往欧洲。 

第六,维护本国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弱小国家主要依赖国际体系的规则保持自己的独立。尽管几百年来,国际关系的平衡一再受到破坏,帝国主义的丛林原则几度肆虐,但战后联合国宪章和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把维护成员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国际秩序的基石。哈萨克斯坦作为弱小国家更要维护这一原则,否则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来源:北语国别院



期推荐乌兹别克斯坦的机会来了
乌克兰内部“自相残杀”,车臣大军坐收渔利
英国向哈萨克斯坦证实!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内容系网络资料,无法联系版权所有人,如文章文字、图片存在侵权行为,烦请联系公众号运营人员。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编辑:宋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